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六六教师之家 | 六年级语文教案 | 人气:304

标签: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解诗题,知诗意,品诗味。
    2. 通过赏析品评本首诗,使学生更加热爱古诗,学习品评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读懂诗的意思,了解诗句包含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品味诗中的向往羡慕之情,展开联想,再现告别场面。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师:我们跟着这位大诗人(李白)一起到(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这“之”是什么意思?题目中含有的“三名”:名楼?(生答黄鹤楼),名人?(生答孟浩然),名城?(生答广陵)。
    4.师: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生答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5.同学们知道这两位诗人的关系吗?问由,评价。是的,他们是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诗歌里知道,会读诗;从课外知道,很会搜集信息,知识很丰富)
    5.教师简介。
    是啊,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好朋友,一对潇洒风流的好朋友。他们同为唐朝大诗人。当时李白年轻快意,在诗坛里初露锋芒,整个世界在他眼里美好无暇。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已诗名满天下。所以,孟浩然当时不仅是李白的好朋友,也是他的老师和兄长。
    二、正确朗读,粗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诗,
    2.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自由交流。
    3. 他们是什么时候喝酒话别的?此时正值——(生)烟花三月。为什么不说鲜花三月而是烟花三月呢?你眼前是怎样的三月啊?学生看到的,是鲜花盛开的三月,是百花盛开、绿树葱茏的三月,是鸟语花香的三月,也有学生说是悲伤的三月,可能是因为想到了这三月的景再美,可没有好友在身边,这美景却令他黯然神伤。
    4. 看到“孤帆”,你有什么疑问?不消说,此时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偌大一个江面上,怎么会只有一只小船呢?因为他眼里只有朋友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所以过尽千帆眼不见。此时此刻,诗人所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碧空尽;只有那载着他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只有那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5. 船走远了,孟浩然也已经看不见了,按说李白也该回去了,可是他走了吗?此时我们仿佛看见了什么?怅然立在江边的李白,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今日一别,何时再见?”“祝愿好朋友一路顺利”“愿他在扬州生活得好”“回忆以往两人欢乐的场景”……这就像那滚滚的长江水,江水永远流不断,象征着李白与孟浩然两人的难舍之情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6.再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总结学法,以备迁移。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我们了解了两位诗人的关系,了解了时代背景和地方特点,解释了字词和整首诗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品味了诗人的感情,所以大家都走进了李白的内心世界,再现了李白送孟浩然的场景。同学们,在平时自己学习古诗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做到:(齐读课件)了解诗人和时代背景,解释字词及至整首诗,发挥想象,品味感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课件)。这样,我们才算初步读懂了一首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tag: 教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六年级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