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草船借剪》教学设计之一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草船借剪》教学设计之一

六六教师之家 | 六年级语文教案 | 人气:558

标签: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草船借剪》教学设计之一,

草船借箭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委托、轻易”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草船借箭这件事,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分清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教师介绍或请同学说说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的背景。 
2.请同学谈谈从课题上了解到这篇课文讲些什么。 
(借箭的原因大借箭的过程;借箭的结果) 
二、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字音是否读正确 
三、正音 
1.指出读音不准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强化本课生字的读音。 
惩:ch ng,不要读成ch n,ch ng。 
寨:zh i,不要读成平舌音。 
饮:y n,是多音字,这里不读y n。 
四、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中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 
2、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记叙顺序,试着给课文分段。 
五、质疑,讨论分段(全文可以分作四段J 
六、讲读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讨论: 
(1)诸葛亮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2)从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一个人,他让诸葛亮造箭的目的是什么? 
3.练习朗读第一段。 
4.小结。 
第一段用人物对话写了事情发生的原固。人物对话既交代了故事情节,还体现了人物的内心。比如,周瑜和诸葛亮谈的虽然是造箭的事,却可从中看出周瑜表面很客气。实际是想逼迫诸葛亮走上绝路。诸葛亮表面处处对周瑜表示顺从,其实在谈话过程中,真正掌握主动的是诸葛亮。 
5.分角色朗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要读出两人的感情。 
七、讲读第二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思考并讨论: 
(1)诸葛亮是准备怎样造箭的?联系上文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说谗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2)读完第二段,能看出诸葛亮借箭的原因晕什么吗? 
(3)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借箭的计划。) 
八、小结 
这一段和第一段联系非常紧密,是通过鲁肃去打探的情节,写出诸葛亮借箭计划的。 
九、指导朗读第二段 
要读出周瑜的用心狠毒;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及办事谨慎。 
十、布置作业 
朗读第三段,思考诸葛亮是怎样用草船借箭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讨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康和第二段,说一说诸葛亮借箭的原因是什么,周瑜。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二、讲读第三段(第六至第九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讨论: 
(1)第三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第三天诸葛亮去请鲁肃,而反复写了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问诸葛亮去哪里取箭,诸葛亮为什么不告诉他?课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联系上文,诸葛亮为什么答应周瑜三天造好十万支箭?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 
4、讨论: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几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5.指导朗读第三段。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大智大勇。 
三、小结 
这一段主要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顾全大局、有胆有识、做事谨慎、考虑周到的人。 
四、讲读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J) 
1.指名读第四段。 
2.讨论: 
(1)周瑜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从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举例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指导朗读第四段。重点指导周瑜长叹时应用什么语气读。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分清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全文。(每人读一段) 
2.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二、分清“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1.默读课文, 。 
2.思考并讨论: 
(1)草船借箭这件事本身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前因:与曹军水上交战需要弓箭。 
后果: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计谋得到了十万多支箭。 
(2)再深入思考:引起草船借箭这件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后果怎么样?(提示: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考虑。) 
原因:周瑜妒忌诸葛亮。 
后果: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三、小结: 
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总有原因和结果。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课文。草船借箭的整个事情有前因后果,在这个事件的一些具体情节中也有前因后果。 
四、出示幻灯片,并思考和讨论 
按照下面的提纲,说说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和结果。 
1.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2.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3.曾操下令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弯手射箭。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课文中的人物对话,通过朗读,更深入地了解周瑜、诸葛亮及鲁肃的性格特征。 
六、读写生字词 
1、了解本课生字结构。 
督:注意下面是“目”,不要写成“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草船借剪》教学设计之一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惩、罚: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 
寨:中间是三横两竖。 
2.把“思考·练习”4中的每个同写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七、指导用“委托”“轻易”造句 
1.指名读一读课文中含有“委托”“轻易”的句子,注意这两个词的用法。 
2。指名用这两个词造句,不妥之处集体讨论纠正。 
3.把两个造句写在练习本上。 
八、布置作业 
预习《将相和》。 
板书: 

草船借箭 
周 瑜 (我真不如他!)十天 十万多支 
鲁肃 厚道 
(妒忌) 知人 周瑜 “故意” 
曹操 多疑 神机妙算 
大雾漫天 
诸葛亮 知天 第三天 
顺风顺水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草船借剪》教学设计之一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草船借剪》教学设计之一》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六年级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