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周庄水韵》教案5,
《周庄水韵》教案5
教学方案设计一(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的抒情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实情感;
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4.体会山川美丽多娇,享受美的乐趣,培养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在学习《巴东三峡》的基础上,理解了山河的壮丽可爱。现阶段的中学生感情丰富,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不可低估的想象力。课文文字清丽,似一幅幅充满流动感的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和个人内心的情感。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与其自由发挥、发展的空间,在朗读、品味课文的语言中欣赏美,感悟美,把对课文的学习转化成个人独具个性的创造性审美活动。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在清新舒缓的音乐中配乐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其语言美和意境美;结合图片展示,幻灯片播放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自己的积累,进一步品味和感悟作品呈现的美境;通过重点品读,揣摩、学习课文的语言。
反映周庄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准备清新舒缓的背景音乐。
教学实施
导入建议:
1.由对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或云南“丽江古城”的介绍引入;
2.由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创设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引入;
3.由对周庄的介绍直接导入。
互动流程
一.导入新课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就曾居住周庄,它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
着名山水画家吴冠中曾说过:“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周庄被成为中国“第一水乡”。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去领略这中国第一水乡的风韵。
二.整体把握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在背景音乐中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在悠悠琴韵和朗朗书声中,大家初步领略了周庄的美,那么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周庄让我想起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
生:周庄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水为周庄这座古城增添了神采和韵味。可以说是周庄包容了水的生机,水为周庄增添了活力。
师:两位同学说得不错。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大杰游览了巴东三峡,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风光对比照片,说说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生:周庄清雅秀丽,三峡雄气险峻。
生:周庄房屋古朴,水流恬静,有一种阴柔之美;三峡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有一种阳刚之美。
师:不错,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美。假如要我们打个比方,把三峡和周庄比作两个不同的人,你觉得三峡是一个什样的人,周庄又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周庄像一位温柔、婉约的古典女子;三峡像一位热情、奔放的热血男儿。
生:周庄像少女,矜持恬静;三峡像男孩,活泼调皮。
师:同学们的联想真可谓丰富,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将我们对三峡和周庄截然不同的感受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种感受不仅可以化作人物形象来感知,甚至可以用不同类型的乐曲来模拟,不是吗?
生:周庄像妈妈在耳畔哼唱的摇篮曲,充满柔情;三峡则像摇滚乐,让你浑身激荡着豪情。
生:周庄让我联想到了《春江花月夜》:三峡让人想起琵琶曲《十面埋伏》。
生;周庄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邓丽君的歌曲,款款深情,直入人心;三峡给人的感觉像歌手韩磊的音乐,大气,豪迈,激越澎湃。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周庄像一位典雅女子,像一支温柔夜曲。怪不得我们的作者曾三次游览周庄。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找出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相互交换修改评选优秀的标题,师生共同评价、赏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加以板书。)
如:图一,从“我曾经三次到周庄”到“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
图二,从“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到“用人类的乐曲永远也无法模仿。”——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
师:前两幅画同学们都抓住了画面的特点,尤其注意到了作者对这两幅画的独特评价和感悟,请大家将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反复品读,想想作者为什么把烟雨蒙蒙的周庄比作一幅在宣纸上的水墨画,把斑斑积雪下的周庄比作一幅版画?
生:细雨蒙蒙的周庄清雅、恬谈、朦胧,与水墨画表现的意境相似,而小雪点点的周庄与周围的景物色彩对比鲜明强烈,正如版画。
师:照此看来,你觉得,灯火缤纷的周庄像什么画?
学生讨论后明确:它色彩艳丽、浓烈,像是一幅抢眼的油画。
师板书:图三,从“最近一次去周庄”到“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春天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油画。
三.重点赏析
(一)品味赏析
师:不管是水墨画、版画还是油画,它们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富有韵味。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出来。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喜欢的文段、文句,组内讨论交流感想,全体师生共同赏析。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清新、优美,抒情性很强,尤其是文中所使用的比喻非常生动而贴切,在这一赏析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生:朗读“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
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
师: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富有感情,流畅自然。不过我觉得语速上还应该慢一点。
生:对,因为这段话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闲适与和缓的感觉。
师:有道理,那么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种“闲适”的呢?
生:比如“悠然”一词,还有“不慌不忙”一词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样的意境。
师:好一个恬静与闲适的周庄,这份宁静与和谐的气氛真让人不忍打扰。当然你必须是一个有心人,否则你走不进这连绵不断的长卷。那么这段文字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大家?
生:这段文字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写得活灵活现,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作者将小船划过、木橹搅动的河面比做“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比喻十分形象,既抓住了河面晃动、倒影纷杂而富有光泽的特点,而且显得极其柔美。
师:品味非常独到,注意到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这也是本文在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请同学们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揣摩它的妙处。
生:“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抓住了版画立体感强、色彩浓烈的特点,形象贴切。
生:“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将水声比喻成“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表现了水声的轻婉、柔媚、悠扬。
师:在这样的比喻中水声仿佛也有“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那么它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周庄水韵的呢?
生: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的。
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描写角度吗?
生:作者从视觉上也进行了精彩的描绘,比如“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