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之二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之二

六六教师之家 | 七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310

标签: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之二,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式的减法的运算法则,并会应用法则说明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数学能力及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根据斯托利亚尔的观点,我们把教学作为一个过程,那么在教学一个新的内容时,我们总是把学生视为探索者,将教学过程模拟成一个“科研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矛盾,提出问题,最后用新的理论来解决原先提出问题,解决原先发现的矛盾.这种教法,归纳起来就是“三部曲”:提出问题——建立理论——解决问题.这节课的设计正是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法则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正、负关系的确定以及原有知识的掌握。
教学准备
观察、归纳、合作交流、对比、类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全国北方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城市  天气  最高温  最低温  温差    济南  多云  33  25  8    兰州  小雨  9  5  4    哈尔滨  小雪  3  -3      银川  小雪  -1  0      沈阳  小雪  5  -2      呼和浩特  雨夹雪  -1  -3      乌鲁木齐  晴  12  -1      ………….  ………….  ………….  ………….      提出问题:师:哈尔滨的最高 温度为 3 度,最低 温度为 –3 度 ,这天哈尔滨的温差为多少?列出算式
生:(小组讨论)根据前两市的计算方法,可知温差应为最高气温-最底气温的差,所以应为3 -( - 3)= ?

二、分析探索、问题解决:
师:你能否用身边的知识找到等式的答案?
生:(小组讨论)例如:跳水运动员从3米(即:3)板高处跳进泳池,一直到水下3米(即:-3)才停止下沉,那他一共经过的距离是6米[即:3 -( - 3)=6]。
师:大家注意观察下面的两个算式,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3 -( - 3)=6
3 + 3 =6
生:(小组讨论)相同点:两个算式的结果都等于6。

不同点:原来的“-”变成了“+”;原来的(-3)变成了(+3)。
师:大家再来观察下列一组数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0 - 20 = 30     50 +(-20)=30
50 -10=40      50 +(- 10 )= 40
50 - 0 = 50     50 +0 = 50
50 -10 = 40     50 +(-10)= 40
50 - 20 = 30     50 + (-20)=30
三、.知识理顺、得出结论
生:(小组讨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也可以有其他得表述方法、及法则中的两个变化
四、应用反思、拓展创新

例1 计算下列各题:
(1)9 -(-5)      (2)(-3)- 1
(3)0 – 8        (4)(-5) - 0
例2:解决开课提到的城市温差问题:(省略)
例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是 8848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 –155 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估计有多少层楼高? 
生:独立完成
例4:(课本38页,略)


小结回顾纳入体系:
师:通过本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那些新的知识,你认为你有那些方面的进步。
生:(个人回顾———同桌交流——给大家说说)
布置作业:
根据个人能力在课本38页的1、2、3小题中任选2道,感兴趣的同学做一下第五题及试一试,看你又有怎样的收获。
4

8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之二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之二》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