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我心归去》教学设计之一,
阅读欣赏
一、方法点拨
散文是文学体裁中一朵优美的小花,它以其选材广泛、笔法灵活的特点,深受广大作家的喜爱。由于散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是统一的,因此诵读就是鉴赏这两种美的重要手段。本文语言优美,多用修辞手法,长短句并用,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采用在读中鉴赏,在读中品味,是很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要想达到这种欣赏层次,就有必要进行“欣赏性阅读”的认识规律的训练,按“整体感知”—“揣摩领悟言语”—“展开联想和想象”—“明确意象,建构意境”—“分析评价”的思路来阅读,这样,我们就会从文章中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二、赏析要点
在这篇文章的鉴赏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整体感知,在欣赏中,我们更应该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这篇文章着重抒发了作者对故园及亲人的思念,内容虽算不上新颖,但这种感情更贴近学生、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学习它无疑是对我们进行的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能让我们产生更真切的家乡观念。
2.若要从揣摩语言入手,切入欣赏文章的话,这篇文章值得品味的地方很多。比如“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这句话升华了主题,揭示了故乡的真正含义,并与文章的题目相照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像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在欣赏中要具备这样的“慧眼”。
3.若要从分析评价这个角度来看,我想这篇文章从抒情方式上值得我们借鉴。作者以饱蘸激情的语言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似乎一腔激情犹如滚滚江水一发不可遏制,极富感染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赏析实践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1.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阅读文章,要能从字里行间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并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准确概括,如这两段中“冷清”“虚空”“囚禁”就已经将作者的情绪表露无遗。
答案:表现作者远离家乡的寂寞哀愁。
2.这两段文字的前后都以第一人称来写,那么,这两段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写?有何表达作用?
解析:人称的不同常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从人称的不同意味上考虑。
答案:使用第二人称,似乎在和读者面对面地交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更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3.从修辞的角度看,文段中“悬崖的边缘”“寂静的深谷”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略。
答案:①比喻。②将寂寞空虚的感觉形象化,化抽象为具体,使读者容易理解。
新题导练
1.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2)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我心归去》教学设计之一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
解析:题目考查“扩展语句”,兼顾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要特别注意连贯性与合理性,三个小题又有兼顾性。
答案:(1)壮而好学如正午之日(或:如正午之光;如日中之光;如当空之日;如繁星之光;如霞蔚之辉;如艳阳之照;如燎原之火) (2)老年 我爱你的德行(或:目光,风范,静默,胸襟,豁达,沧桑,深邃,慈祥,持重,故事,淡泊,智慧,心灵,阅历,成熟) ③少年是梦幻的 一个一个地编织(或:浪花的 一朵一朵地跳跃;阶梯的 一级一级地迈进;美术的 一笔一笔地描绘;玉石的 一点一点地雕琢;蓝图的 一页一页地绘制;晨曦的 一层一层地明亮;朝阳的 一点一点地升起;空白的 一页一页地填写;花蕾的 一朵一朵地绽放)
2.下面是歌颂青春的几句名言,请把它们改造成一个连贯的排比句。
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②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
——莎士比亚
③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
——雨果
④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
⑤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好的全部奥秘不在能够做出一切,而在希望做出一切。
——屠格涅夫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兼顾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为了符合题目对句式的要求,对所给“名言”要进行加工:有的可保留原有形式。如莎士比亚的;有的需进行提取,如雨果的;有的提取后还需进行加工,如李大钊、马克思的;有的则需在理解之后做较深层次的改造,如屠格涅夫的。在内容上,要尽量将材料原意保留完整;形式上,要符合连贯排比句的基本要求。
答案:(1)青春,是人生的花朵;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时代的精神;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青春,是创造一切的希望。(2)青春是珍贵的,跑是人生最美的花朵,是不耐久藏的珍宝,是转瞬即逝的春光;青春是饱满的,她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展示着时代的性格,孕育着时代的希望。(3)青春的价值在于它是不耐久藏的珍宝,是稍纵即逝的瞬间;青春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性格;青春的奥秘在于它总是希望做出一切。总是不断奋勇直前。
追踪训练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估计 桎梏 奇诡 故弄玄虚 余勇可贾
B.负疚 针灸 马厩 既往不咎 鸠占鹊巢
C.慰藉 押解 告诫 戒骄戒躁 心存芥蒂
D.喧嚣 发酵 枭雄 惟妙惟肖 响彻云霄
解析:A."估"读"gū","梏、故"读"gù"."诡"读"guǐ","贾"读"gū";B."疚、厩、咎"读"jiù","灸"读"jiǔ"。"鸠"读"jiū";C.全部读"jiè;D."嚣、袅、霄"读"xiāo","酵"读"jiào","肖"读"xiào"。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松弛 观摩 繁华酥骨 顾名思意
B.拖沓 狼藉 省吃减用 萍飘四方
C.矜持 幽深 联篇累犊 莫衷一是
D.道劲 悲怆 瑕不掩瑜 计日程功
解析:A.意一义;B.减一简;C.联一连。
答案:D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克服懒惰松散的习惯?这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
B."我的伞。"他厉声说道:"把它还给我。"
C.她的父、母亲都是文艺工作者,从小就对她进行教育和培养。
D.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解析:A.问号改为逗号;B.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冒号改为逗号;C.去掉顿号。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