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祝福教案1

祝福教案1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教案 | 人气:912

标签: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祝福教案1,
来     教学目标:1、作品揭示的主题,即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
    2、把握人物形象及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和语言
    3、环境描写对人物命运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揭示病态的社会
    教学设想 :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内容: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人物的命运
    一、导入:《<呐喊>自序》中作者说,他感到深沉的寂寞和悲哀,寂寞悲哀是因为他和几个朋友办文学社受挫失败,现实中无人赞成也无人反对。那个令人窒息的环境,那些麻木的人们,那个让人心堵得发慌的社会让一个清醒的知识分子是想为猛士呐喊,为揭示社会的病态,作者写起了小说。《祝福》也是最重要的一篇。板书标题及作者写小说的目的——“揭示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读课后练习一做更多了解),并请学生解读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对本文的初步认识。
    二、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祥林嫂的命运经历了哪些遭遇?让学生复述,老师引导归纳。(着重在于不幸)
    祥林嫂:新婚不久成寡妇
    被卖改嫁进深山
    夫死子亡再到鲁镇
    做工被逐成乞丐
    除夕之夜死于祝福里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经历一次打击或灾难就足以置人于万丈深渊,而祥林嫂经受惨遭不幸。这些不幸一步步将她逼上了生活的绝路。这人生大不幸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病态的社会)
    (2)、病态的社会,病在何处?
    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的遭遇都是些什么态度?在文中找到其它的人物,读其言,观其行,老师引导并归纳。 
    卫老婆子           冷酷自私
    鲁四老爷           残忍狠毒
    鲁镇人             麻木不仁
    柳妈              无同情心
    我               同情却无能为力
    小结:在这样的冷漠残酷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爱没有理解,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所以祥林嫂必死无疑。鲁迅以其敏锐的眼光将笔墨投向深受压迫和封建思想毒害的中国下层劳动人民,揭示社会病态,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的作品中,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民众的麻木的,我们学过的
    《故乡》——中年闰土,由少年英雄变成了木偶人
    《孔已己》中的看客对孔已己的嘲笑讽刺。
    作业:找出描写祥林嫂外貌的文段,比较其异同。
    第二课时
    内容要点:分析人物形象,为把握人物形象的悲愤命运。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    祥林嫂有无生存能力?文章中哪些地方作了交代?(暗示病态的社会)
    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
    要是在今,绝对是一个致富持家的贤内助。
    2、     作者在文中对人物刻画得最多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对比阅读三次外貌描写,并作细节分析。
    (1)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2).祥林嫂再到鲁镇,肖像有哪些变化?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明确:与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3)、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还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明确: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画横线的句子,并从这一次的肖像描写中理解到: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充分表现了祥林嫂从生到死的过程及悲惨命运 。  
    ( 4).比较几次肖像描写,分析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画眼睛。 
    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耐劳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临死之前: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在长期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文中九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作者用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的方法,鲜明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悲剧命运),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由此总括祥林嫂的形象: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化身。 
    拓展:      列举人物肖像描写经典的名篇名句,并体会其作用。(人物描写方法的强化)
    3 作者将祥林嫂的生与死安排在了怎样的环境中,这样写有何好处?(环境的作用,反映社会的病态) 
    文中一共三次描写鲁镇的环境:
    ① 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
    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一种沉闷悲凉的氛围,预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②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1] [2]  下一页

上一篇:声声慢教案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祝福教案1》相关文章

tag: 高二语文教案,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