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网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为了灾区教师的微笑——震后教师心理援助进行中

为了灾区教师的微笑——震后教师心理援助进行中

六六教师之家 | 学校管理 | 人气:520

标签: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论文,http://www.jiaoshi66.com 为了灾区教师的微笑——震后教师心理援助进行中,

把积极乐观的一面传达给学生

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但在重灾区——xxxx市,仍然处处可见地震造成的毁损。xx市区和一些乡镇,许多被地震破坏的楼房仍然矗立在那里,xx市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在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学校楼房已经不能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板房,学生基本都在这里上课。

尽管身处简陋的板房,但孩子们是快乐的,脸上是无忧无虑的天真,教师的脸上是平和与宁静。

xx市最大的板房区里,大西街小学的孩子们在校园里嬉笑玩耍,中午吃饭时,一些学生还三五成群地端着饭盒边走边玩着游戏。

“现在还好吧,大多数教师工作积极,对未来充满希望,没有什么阴影。学校目前还和社区开展了共创美好社区活动。”大西街小学大队辅导员王鑫说,也可能是因为大地震时该校师生大都在路上,无一伤亡,老师们都觉得很幸运,仿佛是获得了一次新生。

“我们把积极乐观的一面传达给学生。”曾敏老师说,“学生的情绪要靠教师调动。如果教师心里有阴影,学生会更糟糕。”

快到退休年龄的崔老师和这些年轻的同事们一样在学校里积极工作着。“这次地震提高了教师的凝聚力,我们老校长带病坚持工作,胳膊累得抬不起来了,还和大家一起搭帐篷。帐篷漏雨,教师就把不漏雨的地方给学生。教育局除了慰问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心理疏导。”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灾区教师的心理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教师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时间有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5·12”大地震中,很多教师直接目睹了灾难中的惨烈场景,他们不仅流汗流血抢救学生,有时候还要承受来自伤残、遇难学生家长的误解和非难。他们的内心感受可想而知。

富新学校的梁代君老师是当地心理热线的志愿者,为当地教师的心理康复做了很多工作。她对记者说,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很多老师还是无法面对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一些教师甚至一听到“地震”就受不了。有些心理援助机构要召开座谈会,一些老师直接表明态度“别找我”。汉旺学校周敏老师说,学校很多教师对心理辅导采取拒绝甚至讥讽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也漠不关心。

xx市红白中心学校采访时也发现,一些亲眼目睹学生被压在废墟下的教师,遭受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心理康复也困难得多。一位震前兼任班主任的主课教师,地震后主动申请教副科,并提出不当班主任了。面对记者时,说起地震中遇难的学生,他仍然难掩悲伤,红着双眼背过身去。

肖泽燕是一位教龄近30年的小学语文老师,地震前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地震当天,因接待一名家长,她在校门口多停留了几分钟。她走到教学楼前时,地震发生了。至今她仍无法忘记学生冲她哭喊“老师救我”的声音,她的父亲也在地震中遇难了。地震后她明显地感觉自己的记忆力下降,有时突然失忆,上着课就不知道该讲什么了。如今她主动要求改做后勤工作。

xx市教师培训中心小幼部负责人洪军告诉记者:“教师从地震刚开始的恐慌,到震后很快投入抗震救灾的英雄状态,再到后来复课,逐渐转为日常状态,现在很多问题都出来了。”

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绵竹站工作人员在调查中也发现,灾后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对职业价值的质疑,对于自己无力救助所有学生而产生的内疚感,以及灾后收入减少和经济压力带来的困扰等。洪军说,当前绵竹4000多名教师中仍然有5%左右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2%~3%的教师需要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比起学生,作为成人的教师更需要专业的“治疗”。

一次不平凡的培训经历

事实上,教师心理问题也得到了很多媒体和专业人士的关注。震后,xx市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不过时间大多比较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绵竹工作站,作为开展工作时间最长、最有持续性的机构,xx市教育局师资培训中心联合制定了为期三年的培训计划,针对绵竹中小学和幼儿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培训。20**年9月至今,第一年的培训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绵竹站站长祝卓宏博士介绍说,培训主要是将讲座、团体辅导、个体辅导、案例督导、教研观摩等形式有机结合。他们将参加培训的43名教师随机划分为5个小组,选拔小组长,开展活动。

第一次活动的内容是自我介绍并描述,目的在于增加彼此了解,实现“破冰”。随后设置了“手掌识人”游戏,让各组组员通过手掌和手掌的接触,感受对方手的温度、骨骼软硬、皮肤质感等,从而判别自己接触的是谁。游戏后大家互相分享各自的感受。这次活动让组员之间距离很快拉近了。“这个游戏一方面快速增进了组员之间的感情,增加了亲密感;另一方面可帮助教师培养起自己对他人细微的察觉、感受,提高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的觉察能力。”

对很多老师来说,这次培训更像是一次“疗伤”。

“当时觉得世界塌了。”绵竹大西街小学的程冬梅老师对记者说。“参加培训收获很多,最重要的是自己从里面走出来了,一般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为了“在自救的同时帮助别人”,她还参加了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绵竹工作站的心理热线工作,成为一名志愿者,每周抽出一个晚上到设在一个板房学校里的心理热线工作站做接线员,回答咨询者的各种问题。“现在咨询者一般的问题都可以解决。通常这些心理问题都比较轻微,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会交给工作站。”

绵竹中学的周玲老师说,这次心理培训对她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周老师在震后曾参加团委组织的绿丝带活动,做心理康复援助工作。开学后,她在学校里开展心理自助活动,以生命教育为主题,从创伤中探索生命的意义。“变化最大的是心情变得愉快,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绵远小学的杨忠燕老师在地震时感到恐惧无助,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辅导,她从恐惧中慢慢走了出来,后来她主动争取参加这次培训。“以前很多老师对心理辅导很抵触,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后来老师们跟我解释了心理辅导的含义,还带领大家一起做游戏,气氛一下就活跃了。”

www.jiaoshi66.com

“培训虽然才一年,但对工作生活有很大帮助。地震除了给我们带来伤痛外,也带来积极因素,如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等。以前我不太自信,现在经过小组学习,在人际交往、和家长相处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变。我学会了活在当下,学会了在艰难处境下找些让人快乐的事情。客观条件差,但内心往积极方向发展。现在每学期我在学校开展两三次心理辅导,效果还不错。” xx市第三师范幼儿园的王冬雷老师试着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地震。

“大多数教师以前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培训,他们在个人成长方面有很大进步。教师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他们在职业和生活上的变化是很大的,他们的变化甚至影响到了周围的人。”洪军对记者说。

心理辅导实现了教师的自我成长

疗伤之后,更多的老师发现,心理辅导不仅缓解了他们的苦痛和焦灼,还能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体验式学习不仅要帮助教师去提升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自我成长。”这也是培训者经常和教师们分享的一句话。

xx市兴隆学校的王芳老师就是培训的受益者,“在培训中我学会了很多调节自己的方法,学会了为自己减压。”她把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方法和同事们分享,还将学科教学和心理教育进行渗透。

广济学校的王小芳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学会了音乐疗法。“胡老师把这个课交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做,把音乐与心理结合起来开展活动。我们小组几个人就进行分工,上网查找资料,后来终于完成了。这次活动给我启发很多,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心理教育。”

“以前就知道用活动教学效果好,但不知道如何设计,朝什么方向努力。有时蒙对了,有时蒙错了。经过培训,设计更有针对性,学生更喜欢了。”大北街小学的陈学敏老师说,她在课堂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教学效果有很大改善。“以前也想做,但缺少知识和技能。”陈老师说她每次来参加培训都很开心。“不仅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生活都有影响,我学会了更多地接纳别人,宽容自己。我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对生活工作安排得更适合。身体比以前更健康了。”

“现在师生关系的亲密和谐是以前所没有的。”拱星学校的王小东老师说,“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他夜里做噩梦,梦到自己腐烂了,醒来很恐惧,怎么也睡不着,后来他用我教给他们的腹式呼吸法试着进行腹式呼吸,慢慢睡着了。后来他碰到我,激动得攀起我的肩膀。”

“我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我直接把学到的方法用在课堂上,效果很好。”绵竹实验学校的杜夕军老师说,“教了十几年后,很多老师往往没有了新鲜感。这次培训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大家变得快乐轻松,关系更加融洽。这次培训本身就是一个减压的过程。”

xx市xx市学校的杨生敏老师在学校兼教写字课,她把写字课和德育结合起来,提出“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她所在的学校有一个外地转来的农民工子女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班主任不愿意要。后来分给了一个教师,这位教师很不高兴,闹情绪。校长拿她没办法,就把心理教师叫来给她做辅导。“我说去我办公室吧,我到我的办公室后,我说这事放在谁身上谁都不高兴。经过耐心疏导,她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这件事后,我觉得心理老师挺伟大的,校长处理不好的难题都要找我们心理教师。”

杨生敏说,现在教师、学生和她的距离很近。学生见到她就问,“老师到哪去呀”,以前他们怕老师。“学生中午休息时,一些学生找我说悄悄话。人们都说孩子难管,如果和孩子打交道的人都懂心理学的话,那么就会得心应手。”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为了灾区教师的微笑——震后教师心理援助进行中》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学校管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