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六六教师之家 | 二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343

标签: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jiaoshi66.com 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7页的内容。《千克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之后,并初步认识了重量单位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学习重量单位吨打下基础,也为学习其他学科铺路。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了解1千克的实际重量,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还缺乏认识。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1千克重量观念的建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这样做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使学生在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用案秤称物品重量的方法,会看商品包装上的重量标识,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
    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有机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特别订出了情感目标:激活学生认识千克的主观需求,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形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三、说学法和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上一课时对重量单位克进行了学习,且二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二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重量单位千克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物品重量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把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学法确定为:主要采用分组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针对教材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决定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法为:启发式、讲解法,分组实验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下面分层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我采用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一些以克作为重量单位的物品。比如这个苹果重200克,那么两个这样的苹果重多少克?5个这样的苹果重多少克?如果我们要知道一大筐苹果重多少?重量再用克作单位合适吗?生答后师指出:一大筐苹果的重量以克作单位,由于数目较大就不方便了,这就需要一个比克大一些的新的重量单位── 千克。(板书课题:千克的初步认识)。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克这种单位的作用。
    (一)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师首先出示1克大米(同时多媒体出示1克大米图)
    提问:10个1克是多少克?(同时多媒体出示10个1克就是 10克的思维过程)。由于多媒体形象地展示了10个1克就是10 克的思维过程,对于下面的问题“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应重量的大米,帮助学生具体地感知10克、100克、1000克。在学生回
    答1000克时,师板书:1000克,并指出1000克就是1000个1克,同时板书。接着指出1000克也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强调:1千克表示1个1千克。同时板书这句话。
    师提问:那么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呢?
    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师在1千克和1000 克中间添上“=”号。
    指导学生念这个等式,注意区分1千克和1000克的读法。
    (二)新课的第二个环节是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1、认识案秤,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通过教师实物演示,结合多媒体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常用案秤的种类、名称、称物品重量的方法,使用时首先将刻度盘上的指针定在起点处,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里,最后看案秤的指针所指的位置,确定所称物品的重量,当刻度盘上的指针指向数字“1”时,说明托盘内物品的重量为1千克,那么当刻度盘上的指针指向数字“2”时,说明托盘内的物品重多少千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明每台案秤都有一个称重的最大限度,这台案秤最多只能称出5千克重的物品。
    2、分组实验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
    我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大胆尝试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分组而坐,每组均有独立的学习活动用具,通过掂一掂、比一比、数一数、看一看这些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重量单位,具体作法是:
    A:称出1千克沙子,掂一掂
    让学生用肌肉有意识地感觉体验1千克的实际重量。
    B:比一比,一捆500克的挂面与1千克沙子的轻重关系。
    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体感知到克是1个比千克小的重量单位。
    C:称出1千克的苹果,数一数
    准备大小不一的苹果若干,学生在称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调换才能准确称出1千克的苹果,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称完后让学生数一数各组称出的苹果个数一样多吗?那么,相同个数的苹果重量一定相同吗?通过探讨苹果重量同苹果个数的关系,有机地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称出1千克的精盐,看一看
    准备每袋重500克的袋装盐若干,部分学生能立刻拿两袋精盐来称,教师要求学生说想法,以此引导学生看商品包装上的重量标识,这是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乐趣。
    3、与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
    教师实物出示并说明:一大袋洗衣粉重1千克,然后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已知重量为1千克的物品。
    我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重量单位1千克与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的重量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4、简单小结并指出千克和克都是国家法定重量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同时板书)
    (三)新课的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习
    1、填空。
    1千克=()克 3000克=()千克
    6千克=()克 4000克=()千克
    学生口答,对于后两题,指名说理由。
    2、在○里填上“〉”、“〈”或“=”。(39页第6题)
    2千克○2000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如发现问题,要让学生说想法,其余学生帮助纠正错误。
    3、在()里填合适的单位。(39页第5题)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重量单位的能力。
    在这道题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单位建立联系,以及排除法来指导学生填单位。比如在填这个梨的重量单位时,我让学生想一想,是填150千克还是150克,如果填150千克,那就和刚才称出的150 袋沙子的重量相同,显然不可能,正确答案只能是150克。用这种方法可以顺利填出后面三种物品的单位。
    4、调查三位同学的体重,比较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39 页第4题)
    可抽一个体形较胖的,一个体形较瘦的和一个中等体形的同学汇报自己的体重,联系对三位同学的认识,比较他们的体重,可以加深学生对重量单位的理解。
    5、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多少千克?(39页第7题)
    由于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很简单,可要求学生口头解答。
    三、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全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tag: 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 数学教案 - 二年级数学教案

相关分类
二年级数学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