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小数的读写,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小数信息
[板书:小数]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知识。谁愿意把你收集的有关小数的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板书部分小数]
2、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小数。请看:[出示信息窗内容]
[设计意图:《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说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生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开课伊始,创设了唤起学生经验的情境,为学生新的探索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学习小数的读写
1、师:谁来读一读这几条信息?
师:这个小数读作?第二个小数读作?
[齐读。板书读法]
师:读小数时小数点前面部分和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后面要依次读出每位数字。
[齐读黑板上的小数]
2、师:下面这两个小数你能写出来吗?试试看。
[抽生板演,纠正答案]
[设计意图:三年级已经学习过一位、两位小数的读法,让学生自己先读写再集体进行归纳。]
三、理解小数的意义
(一)分类
1、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小数,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师:哪个小组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分类的?
[抽生交流,按分类的结果将小数进行分组排列]。
师:小数点后面1个数的就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2个数的就是两位小数,小数点后面3个数的就是三位小数,小数点后面4个数的呢?5个数呢?
3、师: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下节课再研究。
(二)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1、师: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这些小数吗?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卡片,把每一个图形都看作“1”,请你从中挑选合适的图形表示出这些小数
[师从三类小数中分别指出一个,学生从提供的四种不同图形中选择并涂色表示
2、师: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组内交流,师巡视指导]
3、师: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一下,表示0.4你选的是几号图形?怎样表示的?
[学生交流,可以用①③号图形表示出0.4
4、师:①③号图形虽然不同,但也有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10份]
师: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这样的6份是……?0.9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随学生回答,板书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设计意图:教学小数的意义,需要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为此,这里采用了让学生画小数的方法,以有效地利用经验,启迪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3、下面是一道挑战性的题目,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好,第一关,[用小数表示出图中的阴影部分]
抽生答三个小数。(0.4、0.40、0.400)
师:第一关挑战成功,第二关:这三个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若学生答出了:三个小数的大小相同。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图。师:好眼力,也就是说这三个小数意义不同但大小相同,你的发现对我们后面学习小数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恭喜你。
如果学生始终答不好,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了解了小数的计数单位,同学们学的已经很棒了,这个问题作为课后思考,留待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交流。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完成了小数意义的探究发现之后,剩余时间不多了。为此设计了简约、针对性强的两项练习,促进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上一篇: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