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十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十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教案 | 人气:164

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十,
生答:注意到了。 
对,从哪里可看出啊?从第三自然段勾践说 的话中就可以看出。 
因此,要复仇,首先要怎么做? 
齐答:使国重新强大、兴盛起来。 
那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勾践复国。 

具体来说,首先是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其次是改变治国策略。说到国策,就肯定有外交和内政,那么勾践对外、对内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还有,对民和对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 
卑事夫差等对外措施。这是不是一种互利的外交关系呢? 
生答:不是 
所谓“弱国无外交”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外交事务,不用处理对外关系,而是说它在外交事务上没有发言权,只是低头做小.大家看越国此时是不是这样啊?连堂堂一国之君都要为人牵马,何其屈辱!那么请问这样做是吴国强迫他们,还是构勾践心甘情愿的? 
答:心甘情愿的。 
对,这是他的治国策略之一,对吧?但是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这么做的?是不是很没骨气呢? 
答:不是。 
为什么要这么卑下? 
学生丙答:为了争取时间,是缓兵之计。 
对了.这位同学答到点子上,我们想想,复国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呢? 
不是。 
倘若吴国在越复国的中途翻脸,求和之举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因此这些对外措施就是要讨好吴国,先稳住吴国,缓和局势,让吴国放松警惕,减少对越国的戒心。可见,勾践是多么深谋远虑,处事是多么的谨慎! 
鼓励生育政策。 
倘若让勾践坐到今天江主席的位置上,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笑,有学生故意答:人多力量大,能战胜美国! 
现代战争是靠人多就能打胜仗的吗?是靠先进的科技。那么人口就只会使国家的经济不堪重负,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模仿!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治国的政策也不相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国人请战勾践为什么要推迟? 
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学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为勾践成功灭吴感到痛快呢? 
有学生答有,有学生摇头说没有,铃响。下课。 
上节课讲到勾践成功灭掉了吴国,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痛快的感觉,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就拼命摇头。那么摇头的同学可能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无正义和非正义可言呢? 
齐答:没有。 
对了,谁赢谁输,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说,感到痛快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勾践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的艰苦准备,我们觉得这一仗该是他赢的,对不对? 
齐答:对。 
那么请问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齐答:勾践灭吴。 
没错,我们一看课题就觉得本课的重点应该会写"灭吴"这件事,对不对? 
齐答:对。 
但是学过课文之后,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有人答后两段,有人答最后一句。 
是的,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十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答:存国、复国。 
对,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部分答不是。 
那么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沉默思考。 
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齐答: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 
学生丁:勾践深得民心。 
对了。这个同学一下子就答到点子上。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但是,我们想想,倘若吴国的国君也像勾践那样,吴国实力很强的话,越国能不能这么轻举灭掉吴国呢? 
答:不能。 
那么吴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纷纷答:夫差轻敌,轻信小人。 
对了!吴国君王夫差倨傲纵敌,听信佞臣,不听忠言,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民心,最后身死国亡。其实子胥曾不止一次劝谏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处死了子胥,后来越兵攻破吴都时,夫差决定自杀,死前吩咐其手下,在他死后的脸上蒙一块白布,因为怕没脸去见伍子胥,下场凄惨。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学生答:听过这些成语,但不知道意思!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有学生应答:背水一战。 
对,有这个意思,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齐答:勾践。 
对了,我们课文哪里提到了这个故事呢? 
答:课后练习三。 
让我们一起看看勾践像。看着这幅画,想必大家已经感觉到,一股克己自励、发愤图强精神力量。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那么,通过对课文和成语典故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勾践那么多的事情,大家一定对他有新看法,让我们全面的看看勾践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一下他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略)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十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上一页  [1] [2]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十》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