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学设计全集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学设计全集

六六教师之家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人气:230

标签: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学设计全集,
  二、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1段:提出全篇的中心论点“人和”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
  第2、3段:具体论证“人和”在战争中的决定性的作用。
  第4段:着重谈“人和”,阐述“人和”的实质,即实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三、指导阅读第1段。
  1、释词:天时、地利、人和。
  2、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寻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提示了中心论点。)
  四、指导阅读第2段。
  1、释词。
  (1) 本段中“之”的用法。
  (2)古今异义词:城、郭、是。
  (3)虚词的用法:而,夫,者,矣。
  (4)本段内容谈什么?和上段有什么联系?
  (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
  五、指导阅读第3段。
  1、释词。
  城,池,城固,至,畔,君子。
  2、本段内容谈什么,提示了文章的主旨?
  (本段深入阐明了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
  六、总结。
  1、文章的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中心论点提出后,怎样进行论证的?
  (设例,层层推进。)
  4、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主要条件,其原因何在?
  5、本文在论证方法、语言上有何特色?
  6、应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
  七、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实、虚词的用法。
  2、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
  3、弄清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4、理解标题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本文的中心和结构。
  1、中心:论述……的道理。
  3、 结构:
  第1、2段:举例论证人材要在困难中造就的道理。
  第3段:从正反方面论证经受磨难的好处,说明人处逆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灭亡的道理。
  第4段:提出论点。
  三、指导阅读。
  1、第1段.
  (1)释词。
  重点古今异义词:发,举,筑,士。
  (2)这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3)列举事例有什么作用?(作论据,以便议论。)
  2、第2段.
  (1)释词。
  故,降,于,是,苦,劳,饿,空乏,行,拂,乱,丑,性,益。
  (2)这段内容是什么?
  (说明一个人要增长才干,有所作为,必先在思想、生活、行为讲方面经受住磨练。)
  (3)本段与上段有什么联系?
  (是由第1段事例推断归纳出的结论,反过来也证明了上段的事例。)
  3、第3段.
  (1)释词:4个“于”,2个“则”,恒,过,困,衡虑,作,声,征。色,发,喻,入,法家。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4、第4段.
  (1)句子翻译。
  (2)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
  5、本文的论证方法。(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6、本文写作特点。
  (正反对比论证,排比手法。)
  四、总结。
  五、作业。
  
  27 岳阳楼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学设计全集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范仲淹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主旨的特点。
  3、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然而、何无”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主旨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写景抒情的写法。
  2、对比出旨的写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文章前两段。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2、掌握文章大意。
  3、理解作者是怎样写岳阳楼的景物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本文中心与结构。
  1、结构:
  第1段:从藤子京在岳州的政绩写到自己写作的缘由,十分简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情的经过。
  第2段:写岳阳楼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既壮观又富于变化,总领下文。
  第3、4段:写两种景象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不同心情。
  第5段:引出全文主旨。
  2、中心: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所产生的不同感情,勉励朋友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处境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而乐”。
  三、指导阅读第1、2段。
  1、第1段.
  (1)释词译句。
  (2)这一段写什么?
  (3)为什么开头点明时间?
  (4)为什么要从藤子京写起?
  2、第2段.
  (1)释词。
  观,胜状,一,衔,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
  (3)找出本节中前后照应的句子,有承上启下的句子,并加以说明。
  四、小结。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文章第3——5段,结束全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掌握文章大意。
  2、掌握文章写景的特点。
  3、理解“先天下……”的含义及对我们的教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课学习。
  1、第3、4段.
  (1)释词。
  若夫,薄,斯,满目萧然,景,鳞,一空。
  (2)文章3、4段合在一起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3)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细读这两段,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4)这两段除了选择景物的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前后两个抒情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2、第5段.
  (1)释词。
  嗟夫,尝,古仁人,或,许;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退,进,然则,微,斯,吾谁与归。
  (2)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感情不同在哪里?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
  (4)应当如何看待作者的见解?
  (5)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28 越巫
  教学目的:
  1、了解文章实词、虚词的用法。
  2、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这则寓言的大意、寓意。
  3、体会本文出色的细节描写艺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通过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写法。
  2、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解释寓言这种文体。
  二、中心、结构。
  1、文章中心。
  通过描写……的故事,说明了……,同时也警戒世人……,表达了作者……。
  2、文章结构。
  第1段:写越巫的骗言骗术。
  第2段:写勇敢少年设计惩治越巫的经过。
  第3段:写越巫被吓傻破胆而死,且至不悟。
  三、重点阅读第2段。
  1、释词。
  诞,去,骇,惟,角。
  2、译句。
  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
  号求救于人甚哀。
  3、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意思。
  4、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越巫的狼狈形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学设计全集》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九年级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