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常识网总结计划政府政务总结2017年区人民政府工作总结

2017年区人民政府工作总结

六六教师之家 | 政府政务总结 | 人气:237

标签:政务信息工作总结,政务公开工作总结,http://www.jiaoshi66.com 2017年区人民政府工作总结,

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效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亿元,同比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1:35.4:40.5调整为23.2:37.7:39.1。财政收入(全口径)4.13亿元,同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万元,同比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同比增长18.7%。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加快、后劲增强、民生改善、和谐安定的良好态势。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升级转型步伐加快

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不动摇,深入开展工业学霍山活动,积极谋划、出台发展工业新举措,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从56个区直部门抽调人员成立28个帮扶组,并抽调63名公务员联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深入开展帮扶活动,为企业办实事600余件。成立金融工作办公室,加强银政、银企对接,主动邀请市银监局、市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来我区参观考察工业经济,先后组织开展5次银政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融资近4亿元。强化用地保障,工业项目建设供地3041亩。加快平台建设,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形成“一园三区”基本架构。金安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一期基本建成,二期加快推进,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亿元,建成道路4.42公里,新增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48个;城北工业功能区入驻企业19个;中店工业功能区入驻企业9个;孙岗工业功能区入驻企业6个。培育产业集群,制定产业园发展优惠政策,设立200万元产业园建设扶持专项资金,促进土地、信贷、财政扶持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产业园优先配置。目前,装备制造、轻纺服装、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生态化工等产业正按集群模式打造,全区主导行业运行态势良好,总量已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产值90%以上。推动企业创新,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400万元,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腾飞陶瓷、龙兴汽车零部件、嘉禾重卡汽车改装等一批技改项目深入实施。着力抓好企业品牌建设,积极帮助永龙塑料、新华畜牧等企业筹建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校企对接合作,与中科大合作建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引导捷通达化工与合工大化工学院合作建立占地200亩的生态化工示范基地,江淮电机与上海电机研究所合作建立新型节能电机研发中心,凯旋大麻与上海纺织研究院合作深度开发麻纺织品。实施技术创新、节能改造项目8个,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个,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超8%,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2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5.5亿元、同比增长30.4%,规模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30%,规模工业利税2.45亿元、同比增长67.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总数达到67个,其中超亿元企业总数达10个,江淮电机年产值突破10亿元。

二、招商引资增势强劲,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坚持招商引资主战略,将全区整合为35个招商组,分解目标任务,实行责权捆绑。注重招商过程管理,严格实行“月调度、季评价、半年小结”督查调度制度。大力开展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小分队招商、驻外机构招商、以商招商,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攻方向,着力谋划引进一批工业大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在苏州等地新建创业者协会,加强与金安籍在外事业有成人员联系,召开金安籍在外事业有成人员座谈会,鼓励其回乡创业。编制《皖江城市带金安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金安区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启动合六工业走廊起步区建设规划,积极谋划承接产业转移。抢抓央企与安徽合作机遇,多次进京与中粮集团、中冶集团对接,分别达成粮食产业发展战略合作项目和六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18亿元。优化投资环境,修订出台《金安区招商引资工业项目优惠政策暂行规定》和《金安区新建工业项目前期报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明白卡》;对招商引资项目,一经签约,即由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实行“绿色通道”服务。20**年,全区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78个,合同引资51.9亿元,实际到位境内资金22.05亿元、同比增长62.07%,利用境外资金1141.9万美元、同比增长24%。在新引进项目中,超千万元项目76个,超五千万元项目16个,超亿元项目8个。

三、项目工作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项目推进年”活动深入开展,项目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干部围绕项目转,资金围绕项目投,人才围绕项目引,功过围绕项目论”的要求,强化项目目标管理考评,把项目争取数、资金到位率、建设进度和实际成效作为乡镇街、区直部门发展实绩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全面推进项目谋划、争取和实施工作。在项目谋划上,成立工业、农林水、三产服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协调六个项目谋划工作小组,紧扣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和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积极谋划编制项目,全年谋划项目438个、总投资267亿元。在项目争取上,成立扩大内需工作领导小组,区级领导不间断率队跑省跑部,申报各类项目360个,成功争取256个,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2亿元。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工作,建立区级领导和区直部门联系帮扶制度,对投资3000万元以上和“861”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和月调度通报制度,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和“861”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1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58%、3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达22.4亿元、同比增长60.4%,其中工业项目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40.9%。

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务实有效

紧密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抓手,强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重点实施粮食“双超十亿”工程,粮食产量达到44.9万吨,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65.7%,被列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县区;各粮食加工企业投入技改资金6000多万元,粮食加工产值达8.8亿元。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2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投资4.8亿元实施新建、扩建、技改等项目,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营销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1%。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国家级重点县(区),获全省第十四届“江淮杯”铜奖,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连续八年获全省治岭工作优秀县区第一名,木南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完成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投入4300万元,总投资7700万元的城北、马头集中供水片项目、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淠东干渠除险加固项目等全部完成。健全完善新形势下土地流转途径,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9.8万亩,新增承包经营大户180户,其中天业集团流转土地1.1万亩、茂源集团流转土地5000亩。2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7.9亿元、同比增长6.6%,粮食生产连续六年获得丰收,总产达44.9万吨、同比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同比增长18.7%。

五、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乡面貌持续改观

全力服务中心城市建设,对下达我区市政重点工程,实行区级领导联系负责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完成任务;加强督查调度,区政府分管领导按周调度、主要领导按月调度;对大项目实行大兵团作战,举区而为,全员上阵;对极少数重点户,组织攻坚小分队,规范程序,依法推进。围绕27项市政重点工程,完成征地3500亩,拆迁2000户,拆迁面积3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廉租房5.42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77户、2.2万平方米。加快三十铺、张店、木厂等重点集镇建设,带动一般集镇和中心村开发,初步形成互促共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7亿元,改造和开发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修建道路49公里,铺设自来水管网30公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获批1个省级示范镇、10个省级示范村,完成206个中心村建设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15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300户。新建集中供水片8处,完成4.5万人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村村通”水泥路92公里,改造县乡道路41公里,实施渡改桥、危桥改造项目6个。

www.jiaoshi66.com

六、旅游三产发展提速,消费需求日趋活跃

发挥区位优势,完善载体建设,聚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力促三产服务业发展。认真落实旅游业三年行动计划,1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37万元,改造东但路,实施洞天湖—洪山寨—皖西大裂谷旅游环线贯通工程,推进毛坦厂老街立面改造,完成洞天湖景区大门、皖西大裂谷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建设等。全年接待游客47.6万人次、同比增长11%,创综合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12%。浙东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建设竣工营业。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专项惠民行动成效显著,销售产品3.9万台,财政补贴2147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农村流通工程深入拓展,新建、改造农家店220个,村级覆盖率75%。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121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亿元,同比增长19%。

七、财政收支结构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巩固基础税源,扶持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优势产业,大力引进能够有效促进地方财政增收的大项目、好项目,帮助新建企业尽快投产达效,形成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加强收入征管,依法治税理财,堵塞税收征管漏洞,确保纳税收入健康稳定增长。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支出管理,优先保证了国家公职、教育等人员工资全额及时发放、党政机关正常运转支出、各类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28项民生工程配套资金的需要。20**年,全区财政收入(全口径)完成4.13亿元、同比增长17%,国税部门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22.49%,地税部门完成2.05亿元、同比增长17.9%,财政部门收入完成0.99亿元、同比增长9.7%。非税收入完成0.96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为23.31%,呈逐月下降趋势,比去年同期下降2.0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受税收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财政总收入增幅企稳回升的同时,非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逐月下降,财政收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财政支出12.3亿元,同比增长19.3%,对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投入加大,分别同比增长101.87%、18.27%、36.55%、64.23%、33.51%。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2017年区人民政府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政府政务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