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六六教师之家 | 五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500

标签: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分栏的方法和步骤,看懂表头。
教学用具 投影仪和放大的例3 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投影出示。
下面是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
数学组:男生14人,女生8人。
航模组:男生13人,女生4人。
生物组:男生7人,女生12人。
美术组:男生12人,女生12 人。
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美术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生物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数学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生物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2.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每张统计表能反映出什么情况?
(2)如果想了解或者比较各个小组的人数情况,用这四张统计表是否方便?有无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说说各自的想法)
显然用这四张表比较不方便,为了便于比较各小组中男女生参加人数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们合编成一个统计表。
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讨论
(1)把这四张有联系的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要反映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要反映两个方面的情况,一个是分组的情况,也就是分几个组;另一个是各组的人数情况,也就是各小组中男、女生参加的人数。)
(2)怎样划分统计表的栏目才能反映出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呢?
(用投影一部分一部分地显示)
(①表头的竖向分栏中写出四个小组的名称和总计;②表头的横向分栏中写学生性别和合计;③一般统计表的左上角一格(表头)用斜线分成三个部分:右上部分说明横栏的类别;左下部分说明竖栏的类别;中间部分说明右下方的空格是留着填写数据的。)
2.小组合作实践
①让学生翻开书第8页,小组合作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填写第9页上的第(1)~(4)小题。
②填好后回答:合编后的统计表有什么好外?
三、课堂实践
做第9页的“做一做”首先让学生口述怎样填写;再让学生独立去填;最后回答:从这张表中你能看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①今天学习的内容;
②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二的第1、3题。
  课后反思:不要怕学生出错,因为谁都可能出错,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








































2.求平均数
课题:求平均数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投影显示第13页的复习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这题要求的是什么?(2)必须要知道什么?(3)怎样列式解答?
计算的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它有什么用?
思考:全班同学上美术课每个人都带了些“橡皮泥”做手工用,为了使大家都拥有有等量的“橡皮泥”,我们该用什么办法把我们手中的“橡皮泥”平均一下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求平均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小组合作讨论:研究例1 。
1、观察比较:例1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2、思考并回答:
(1)这题求的是什么的平均数?
(2)必须要知道什么?
(3)你会解答这道题吗?
(先让学生分小组试着做一做,再选几名学生代表,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做的,老师将学生说的解题过程板书出来后集体订正)
①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8+33+23=84(个)
②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0+11+9=30(人)
③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84÷30=2.8(个)
列成综合算式是
   (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例2。
1、观察比较:例1与例2 的条件与问题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思考并解答:你能联系例1 的解题思路计算出这题的结果吗?
放手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再讲一讲是怎样做的,老师将学生说的解题过程板书出来,使学生明白:条件与与问题不同,计算方法和步骤也就不同,最后集体订正。
①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5×12+3×11+3.2×10=95(个)
②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2+11+10=33(人)
③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95÷33≈2.9(个)
  列成综合算式是:
    (2.5×12+3×11+3.2×10)÷(12+11+10)
   =95÷33
   ≈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三、课堂实践
做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1、练习三的第2题。2、练习三的第1、3、4题

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掌握统计的步骤(数据收集与数据整理),会认识统计表、会填充统计表。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仪)
教学过程
一、边练习边复习
学生在课本上自己完成,并根据题目体会:
1.分段对数据整理的方法
2.怎样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信息。
3.求平均数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统计的步骤是什么?对应的方法是什么?
2.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思路是什么?(分什么;按什么分)
三、课堂实践
练习四的1~3题。
四、课外实践
练习四的第4题。
课后反思:
学生习惯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用多样化的方法方式进行探索。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题一: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用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0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69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
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五年级数学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