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六六教师之家 | 五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500

标签: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4。
(1)请同学们把8、12、和30分解质因数,并指出公有质因数是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8=2×2×2
  12=2×2×3
  30=2  ×3×5
(2)分组讨论。
①8、12、30的最小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②如果先取这三个数公有质因数1个2,再取每两个数公有质因数1个2和1个3,最后取各自独有的质因数2和5 ,(2×2×2×3×5)这些质因数是否包含了8、12和30所有的质因数?
③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3)归纳: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必须包含这三个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每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各自独有的(2和5),这些质因数积(2×2×2×3×5=120)就是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
(4)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大同小异。(板书短除式)
    8 12 30
①先用什么数作除数去除?
②再用什么数作除数去除?(重点指导:另一个数要移下来)
③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④最后怎样做就可以求出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比较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不同?(先可让学生说,然后老师归纳)
相同点:都是用短除的形式分解质因数,都是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不同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这止;而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要先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再用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三个商中每两个数都是互质数(两两互质)为止。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75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五的第12题,先让学生看,再指出它的错误,使学生明确:错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还没有找完。在用6除时把8移下来,就等于在最小公倍数里多取了一个质因数2。
3.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学生口答。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方法。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五的第10、11、14题。
2.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十五的第21*~23*题。
















































课题四: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比较
教学要求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分清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正确地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 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不同点。
教学用具 在投影片上画好教材第80页的表格(留空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先让学生将能被2整除的数用△圈起来;能被3整除的数用○圈起来;能被5整除的数用□圈起来,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2.很快说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5和7  9和45 9和12 2、3和11 8、10和40 3、4和6
二、探索研究
1.教学例5。
(1)出示例5(点2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8  42       28  42
   7 14  6      7  14  6
     2  3        2  3
28和42的最大公约数是:    42和28的最小公倍数是:
 2×7=14            2×7×2×3=84
(2)揭示课题: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课题: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比较)
(3)出示留空的表格。
先让同桌的学生互相说说,再点几名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最后归纳填表。
(4)看表上的不同点回答。
为什么它们在计算时不相同?
使学生明确:①因为两个数最大公约数只包含这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所以只把这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连乘起来,也就是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就得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②而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不仅包含这两个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还包含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所以要把这两个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以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也就是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就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然后点几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三、课堂实践
做练习十六的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点。
五、课堂作业。做练习十六的3、4、5、6*题。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课题一:分数的意义(一)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③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用具 教材第84~85页有关的投影片、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①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3个)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
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究竟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算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
(1)出示月饼图。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怎样分?分成了几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
(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4份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如果把1分米的长度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7份呢?表示什么?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以上都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4个苹果、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例如:
(1)出示课本第86页的苹果图。提问: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出示熊猫图。提问: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表示什么?
(3)练习:说出下图中涂色的部分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 ●   
●○○○○○         ● ●
●○○○○○         ● ● 



3.揭示分数的意义。
(1)观察以上教学过程所形成的板书。
 
 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                    单位“1”
         
 一些物体   ★★★★   
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2)反馈。①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② 、、各表示什么意义?③议一议:什么叫做分数?
(3)概括并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练习。练习十八第1、2、3题。
5.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单位。分数的读、写法。
(1)教师任意写出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阅读课本第85页最后一段并思考:一个分数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3)认识分数单位,初步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
练习:①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
   ②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
   ③( )个是(  )。
   ④是( )个。
(4)想一想:读、写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读作      ,表示   个。
读作     ,表示有    个。
三、课堂实践
1.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2.读作(  ),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整数1。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分数?如何理解单位“1”?
2、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五年级数学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