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小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小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六六教师之家 | 四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901

标签: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jiaoshi66.com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小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课后附记:










课题四: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页的例5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九的第l一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能力。 
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86页的口算练习(6)的前14道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86页,做口算练习(斑的前14道小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教师:“谁能说一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学习新知.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教师:“前面提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的数都是什么范围的数?”使学生明确这些运算定律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接着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小黑板) 
  学生算完后,还可以让他们再任意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交换加数的位置,改变三个加数的运算顺序后得数有没有变化。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
接着再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那么相加的两个数,三个数的范围,都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使学生明确,加法的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整数和小数。
  2.自学例5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观察例题有什么特点。并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写出每步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算完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81页,看例5的两种算法,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你的算法与小林、小青的哪一种一样?,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简便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时,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做第8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做第1题,可以提示学生,先观察题中的三个加数,再根据运算定律填数。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
  做第2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辅导差生。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再了解有多少学生做错了,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1、做第1题,教师提示学生按题目的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再让学生做。可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第二行的两道题,教师检查学生第4小题是怎样计算的。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尤其是第4小题,让学生会用这种简便方法即可,不必说出根据什么。  
2.做第2题,做题前先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先看能不能用简便算法,再进行计算。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四、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可以用哪些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5:计算0.6+7.91+3.4+0.09
方法一:0.6+7.91+3.4+0.09  方法二:0.6+7.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0.09         =4+8
      =12            =1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小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课后附记:








课题五: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十九的第4—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自学能力。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算盘,口算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87页,做口算练习(7)的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部分。
  2.教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是什么?”
  3.教师:“运用整数的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小数加减法计算简便?”
  二、口算练习
  做练习十九的第4题。
  让学生在4分左右完成,把得数直接填在书上。订正时,教师要了解有多少学生没有算完,算完了,但错误率在15%以上,都没有达到要求。教师在以后要对这些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三、笔算练习
  做第5题,提醒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确定能否用简便算法后,再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辅导差生。订正时提问:“哪几道题用了简便算法?都是怎样算的?”尤其要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用简便方法算“36×99”。
  四、求未知数x
  做第6题,做题之前,教师提问:“我们以前学习求未知数工时,算式中都是什么数?都是根据什么求未知数x的’使学生明确,以前都是在整数情况下求x的,是根据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的,接着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小数情况下求未知数x与以前的方法一样。再让学生进行计算,可指定四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加、减、乘、除4道小题.教师巡视指导差生,检查学生计算时书写的格式。订正时,让板演的四名学生说一说都是怎样算的,分别根据什么进行计算的。
  五、综合练习  
  1.做第7题,让学生把算盘拿出来,提示学生前三道题算完后要用珠算进行验算,再让学生做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用珠算进行验算的方法是否正确。最后集体订正。
  2.做第8题,可让学生试做,指定一名学生板演,订正时提问:“王老师买了几本书?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怎样算应找回的钱数?”使学生明确,要先算出两本书花的钱数,再从王老师给售货员的10元里减去买两本书用去的钱,剩下的就是应找回的钱数。
  3.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后面两道星号题。
  第9题,可提示学生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第10题,教师可让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再计算。
这道题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小数乘法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将教科书第84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二、学习新知
  1.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师出示例1。
小组讨论然后列式解答。(这遭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5×5表示什么意思?”(5个3.5。)  
 “还表示什么?”(求3.5的5倍是多少。)
  教师:“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以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以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教学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的后半部分)。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那么该怎样计算呢?
大家试算一下。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35×5)教师在小数乘法的竖式右边写出整数乘法的竖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小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四年级数学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