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六六教师之家 | 七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534

标签: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二)、平角、周角和直角的概念
教师设计以下提问:
1.从角的第二定义出发,对射线OA的旋转可以到哪些特殊位置?
2.这些特殊的角之间有哪些关系?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平角: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与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周角: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与起始位置OA第一次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三)、角的表示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并指出这些表示法是一些规定,必须遵守.
1.角的内部和外部
角的内部: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
角的外部:平面内除去角的内部和角的顶点、角的边以外的部分是角的外部.
教师通过以下图形对角的内部、角、角的外部进行讲解,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如图1-16.
注:角将平面分为三部分.即角的外部、角的内部、和角的两边及顶点.
2.大写字母表示角:规定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这三个大写字母应分别写在顶点、两条边上的任意的点;三个字母的顺序也有规定,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图1-17.
以上四个角依次表示为:∠ABC,∠BOE,∠CAN,∠BDC.
注意顶点的字母不一定用O,角的终边与始边的字母也可以随意.
在下面的图形中,我们将看一看平角和周角的表示方法,如图1-18.
左边的图为平角,记为∠AOB,右边的图为周角,记为∠AOB.注意周角由于终边与始边重合,所以OA与OB为同一条射线.标法如图.
3.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如图1-17中的四个角也可以记为∠B,∠O,∠A,∠D.但要注意的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有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如图1-19.
左边的图中以O为顶点的角有三个∠AOC,∠COB和∠AOB,如果写∠O就不知道表示哪一个角,右边的图形中以A为顶点的角有六个,写成∠A后就会分不清表示的是哪一个角.因此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的时候,一定要在不会发生混淆的情况下使用.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4.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角:方法是,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等,记作∠α,读作角α.如图1-20.
5.用一个数字表示角,方法是,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一个数字如1,2,3等,记作∠1,读作角1.如图1-20,在一个顶点的角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这样表示,如图1-21.
6.练习:(1)如图1-22,将下面图形中的角分别用两种方法表示.
(2)写出图中大于直角且小于平角的角.(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1-23.
(四)、总结
教师提问:1.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概念?
2.通过这节课你都认识了哪些角?它们都怎样定义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概念,它是用两种方法定义的,一个是用静止的观点,另一个是用运动的观点.对第二定义的形式要加以重视.在此基础上,有了特殊角:平角、周角、直角的概念.
(2)角的表示方法有四种: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
七、练习设计
1.每人在实际生活中找出三到五个角的实例,其中包括直角、平角和周角.
2.如图1-24,指出每个图形中的所有直角.(直观判断)
3.如图1-25(a),指出下列每个图形中的所有小于180°的角.
4.(1)任意画一个角∠AOB,在它的内部取一点E,作射线OE,用大写字母写出图中所有的角;( 2)任意画一个角∠EOF,在它的内部取两个点A,B,作射线OA,OB.用希腊字母表示图中所有的角.
八、板书设计
         §4.3角的度量和表示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1.本教案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教学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1)让学生了解第一章的总体知识结构,具体讲,就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性质的基础上,由它们组成新的几何图形,从而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
(2)借讲角的第二定义之机,用运动的观点研究几何图形,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加强数学的实践性,养成学生联系实际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使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的好处,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下基础.
3.本教案对课本的顺序进行了一定的更改,将直角的定义与平角、周角的一起给出,这样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
4.在作业中,将有些以后常用的几何图形,如矩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两个三角形的特殊位置关系等,都让学生见一见,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5.角的各种表示法的教学一定要重视,要反复练习,尤其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的角有两个以上时,一定让学生写对,并告诉学生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最好用数字表示角,这样既简便又清晰.
6.以下思考题供参考:(基础较好的学校选用)
(1)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吗?(由平角的定义知,平角的两边,即两条射线在一条直线上,且分别在顶点的两侧,而直线没有顶点,也不是两条射线,所以直线不能看成是一个平角)
(2)如图1-25(b),∠AOB内部画99条射线,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角?
从特殊性想起:
角内没画射线——1个角
角内画1条射线——(1+2)个角
角内画2条射线——(1+2+3)个角
……
角内画99条射线——1+2+3+4+…+100=5050个角


第五十课时
一、课题 §4.4角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联想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找到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使学生通过联想线段和、差、倍、分的作法,掌握角的和、差、倍、分的作法和计算.
3.使学生掌握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以及数学表达式.
4.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角的两种比较方法、角的和、差、倍、分的作法和计算、角的平分线定义.
难点是角平分线定义的各种数学表达式.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类比联想,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类比联想,提出问题
前面学习了线段的概念之后,紧接着就学习了比较线段的大小以及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画法问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类似的,今天我们也要学习如何比较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和、差、倍、分的画法问题.(板书课题)
2.类比联想,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师生共同回忆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和、差、倍、分的画法.
(2)分组讨论,发现方法.
提出问题:如图1-26(a),试比较∠AOB和∠COD的大小并画出∠AOB+∠COD.
教师让学生讨论,动手画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
(a)角大小比较的方法:重叠法和度量法.
(b)角的和、差、倍、分的画法.
3.角的大小可以有两种比较方法:重叠比较法和度量法.
(1)重叠比较法:由线段的重叠比较法知,将要比较的两条线段一端重合,再看另一端的位置.
角的比较也类似,提问谁能用两个三角板演示一下,然后总结,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要让角的顶点和角的一条边都重合,看另一条边落在角内还是角外.(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三种不同的结论,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如图1-26(b.)
记作:∠AOB=∠COD
记作:∠AOB>∠COD
记作:∠AOB<∠COD
(2)度量法:因为角可以用量角器来量出度数,度数大的角大于度数小的角,通过角的度数来比较角的大小.(注意写法)
例1 如图1-27,比较∠AOB与∠CDE的大小.
因为 量得∠AOB=35°,∠CDE=65°.
所以 ∠CDE>∠AOB.
4.角的和、差、倍、分也可以有两种方法:作图法和度量计算法.
(1)作图法:在图中作出两个角的和、差、倍、分.
例2 已知∠AOB,∠CED且∠AOB>∠CED,如图1-28.
求作(i)∠AOB与∠CED的和;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ii)∠AOB与∠CED的差;
(iii)∠CED的二倍.
教师在黑板上以草图的形式为学生演示,依照线段的和、差、倍、分的作法,从而发现作图中的问题,怎样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由于这个基本作图没学,因此作图法暂时不能具体操作,所以目前切实可行的方法只有度量计算法.
(2)度量计算法.
依然选用例2,解法如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