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八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八册教学设计

六六教师之家 | 四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130

标签: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jiaoshi66.com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八册教学设计,
 (第二种算法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学习,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试算,进一步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三第1、2题。
2、对比性练习:练习三第4题。
3.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进行分组练习,练习题目由各组任选一组。
条件:“书法小组每人每天写8个大字,5个人4天共写了160个大字
第一组题目:
填空:  
第二组题目:
判断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3
素质教育目标
使学生学会分步解答含有四个已知条件的三步应用题,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接替思路,掌握接替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引出新课,运用知识迁移,指导学生学习新知。
2.引导学生试算,掌握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确定求某个问题需知道哪两个直接条件,进而确定解题步骤。
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八册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 2.改(3)为下面习题。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三年级和四
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要求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些条件?缺少什么条件?
要求学生直接补充四年级人数。列式,分步解答。
 (二)探究新知
  有个学生是这样补充的条件,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你能不能解答呢?
如果能解答,该怎样解答呢?
  出示例3:
    (通过补充条件的练习,自然引出例题,可使学生容易建立起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步、两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与复习题的区别和联系。
  (补充了两个条件,有四个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没有改变。)
(2) 、 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
三年级有多少人?  四年级有多少人?
  (3)、让学生自己解答。
(4)、想一想,如果把上题的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2题。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四第1、2题
  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口头列算式解答。
  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
  (通过此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二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解三步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及解答方法。
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3题
七、板书设计(略)
    
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

素质教育目标:
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能够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请说说解题的思路和相应的算式。
(2)、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2、教学例4:
出示例题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想一想:根据题里的条件,前面的线段图该怎样修改?所求问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
讨论题:
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便。
3、引导概括
解答应用题不但方法可以不一样,而且计算的步骤也不相同。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答。这样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所以解题时应该注意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进行解答。
4、综合与应用:(课件)
5、板书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及第19页“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讨论、试算,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等。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练习:(出示口算卡片)
56×2+56  78×4—78
168—17×4  100—100÷5×3
2.复习题:
 读题,分析解题思路。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2”,你们是根据哪句话这样求的?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
  (二)探索新知
  1.利用投影片改复习题为例5。(课件演示)
    (抓住复习和例5的联系点,设计了复习题,为学习例5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讨论: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教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讨论思考:
 要想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
  启发学生:“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直接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
  (通过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5,通过交流汇报,确定解题思路,教师板书小标题,再让学生直接在书中填空,指定一名学生板演。  
  形成板书:
  四年级栽树多少棵?
  56×2=112(棵)
  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56+112=168(棵)
  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树158棵。
 6.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例5的解题过程,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什么?
 抓住关键句理解数量关系,依据关键句确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分步解答。
  引导学生观察:在解题过程中,56这个已知条件用到了几次?分别是在求什么时候用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解答应用题时,有的已知条件不止用一次,具体怎样用,要根据题目内容确定。
  7.反馈练习: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讨论,关键句是哪一句,再根据题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确定2-3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再让学生分步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1、“做一做”第2、3题。
同桌每人选一题,互相说一下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八册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2、练习五第1题
 先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还是两步
计算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进一步明确: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
 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2题
七、板书设计
        


简单的数据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第24页“做一做”,练习六。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
2、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人简单的统计表,并能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3、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  ,
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和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简单数据分析。
(三)、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感悟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意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八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四年级数学教案推荐